JN江南·体育下载2021-2022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绿美广东高峰论坛活动回顾年会主题为“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丽国土”,探讨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人居环境营造、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水系统规划与水景观设计、区域发展战略与农村发展、海绵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都市景观与绿色建筑、生态廊道、流域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沿海/滨水景观设计等领域最新科研动向及创新趋势。演讲嘉宾聚焦于广州及其他城市的实践与研究展开分享,为众多景观设计从业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分享、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担任开幕式及学术主持人。
大会伊始,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局长蔡胜先生发表致辞。蔡胜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省委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努力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将有力助推广州林业及园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随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副区长王晓杰女士发表致辞。她指出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在中央、省、市的政策指引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还江于民、还岸于民 ”“绿美白云”等生动实践,诚挚期待本次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分享可持续建设理念和经验。
最后,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龙宇航先生发表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具有重大意义,将与市政行业协会其他活动一起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守护美丽国土。
俞孔坚教授认为,当下依赖高科技的智慧城市存在着敏感脆弱的弊端,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敌托邦”。我们需要设计“愚钝的城市”,去维护和修复真实的绿洲城市JN江南体育,走向人与自然共生之道。俞教授以邯郸园博园棕地修复、南昌鱼尾洲公园、泰国曼谷班加科特公园的实践为例提出,针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碳排放、垃圾处理和水土污染问题,我们应以发展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将基于自然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自然做工,共同建设一个富有韧性的、基于自然的、“愚钝”的城市。
邱建教授从“西南交通大学景观之专业探索”“国内景观之二十年实践”“天府大地之景观应用”“当代景观之创新破局”四个方面回顾了西南交通大学景观设计专业的成立及发展历史,简要总结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团队以及易兰、奥雅等知名景观设计公司所提出的影响深远的设计理念,展示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和成都天府新区规划项目的实践方案及经验。最后邱教授指出,在当下我们应该反躬自省,思考景观设计学科建设的初心,努力破局,应对未来新的挑战。
章明教授以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内的雨水花园和绿之丘建筑复合体、深圳茅洲河碧道建设、左岸科技公园,以及台州椒江南岸滨江公共空间等实践项目为例,介绍了三种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低干预设计方法,包括有限介入原生态环境、营造生境保育体系、激发水城共荣活力。章教授展现了实践过程中如何构建风景叙事策略,提出景观设计师应在人工环境中帮助各项自然要素形成环境自身的循环系统,同时积极进行城市缝合来激活城市生态和人文资源,努力打造城市生命河流修复样板,展现城市生态智慧与优美风景。
粟娟女士讲述了广州“花城”美誉的由来及花卉业发展历史。近年来,广州赏花、看花、花卉交易等活动更加丰富,让花城魅力历久弥新。同时,广州也是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的绿城,通过拆围造绿、建设口袋公园和开放草坪等举措,达到了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良好效果。广州于今年启动了《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广州样板,努力完成“1+8”建设任务,实现 “树葱茏、花满城、道千里”的美好愿景。
谭纵波教授分享了一个规划师视野下,对城镇、景观与美丽中国的关系的思考。城镇在国土中的占比小、容纳人口比例高、创造财富能力强,而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城镇空间的感知与体验当作对中国的体验,所以美丽城镇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城镇地区的规划建设水平决定了美丽中国的品质。如何成为美丽城镇,需要从“基本功能”“人本尺度”“张弛有度”“富有秩序”“公共美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美丽城镇中的景观价值在于为市民服务,其价值应是综合性、多方位的。总而言之,城镇是美丽国土建设中的关键少数,景观是美丽城镇营建中的关键少数,将这两个“关键少数”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配合才是建设好美丽中国的关键所在。
易灵女士首先介绍了水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即现代水网是以江河水系为基础、输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化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防洪减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流调配网络体系,其具有协同化、多功能、生态文化和谐相容、互联互通、智能性五大基本特征。随后分享了三个水网设计实践案例,在梧州市现代水网规划中,水作为生态连结的廊道、成为城市繁荣的触媒、成为诗词交流的纽带;在灵山岛尖滨水景观带建设中,运用“宽度换高度”的理念,建设由河岸、堤身、绿化带和市政道路共同组成的多元化滨水景观的生态海堤;在海口市鸭尾溪湿地生态廊道建设中,通过开展截污清淤工程、活水保质工程、生态廊道修复,实现人水共生,共享治水成果。
吴松涛教授认为在美丽中国目标下,关于生态价值产品与景观资源保护与品质提升的学科与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并以自身从事的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边境城市风貌特色规划(2021-2035)》为例进行了分享。项目规划原则与定位调整包括“公园城市”“中西交融”“界江客厅”“画龙点睛”四个方面,以新时代边境城镇风貌建设为目标,建立“省-市-县-乡联动、组团建设、提档升级、项目入库”的建设模式。通过对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空间与人文历史脉络分析,构建“四区、一带、三廊、五核”的总体空间基底结构格局,打造大美龙江、黑土粮仓、文化廊道、缤纷城乡;通过对黑龙江省的基底识别,建设国土空间背景下学科自然与人文景观研究框架,参与黑龙江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细化落实风貌提升示范工程,突出黑龙江地域建筑风貌引导。
褚冬竹教授认为目前在设计研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多样性。他以西南地区为例,结合重庆山水格局特色,分享了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在城市半岛形态要素及其设计研究中,探讨地理载体的差异性与人居环境演变,以城市半岛为研究对象,在山地历史城市半岛滨水空间营建方面对重庆与伊斯坦布尔及其他山地城市进行了初步比较,开展城市半岛形态的表述架构与设计干预。在缙云山生态文明教育展示馆设计中,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对绿水青山进行空间诠释,发挥其山势环抱、视线良好、环境优美等优势条件,建成后将成为集教育、科普、展示为一体的重庆市重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一。在816军工陈列馆设计中,探索城市远郊红色工业遗产重生之道,利用“转、消、隐”三步策略,通过隔离、遮挡、引导,将原厂区流线进行转变,去除厂房外墙和屋顶,仅留结构,在关键空间细节中,反复思量如何体现隐藏与神秘特征。最后,褚冬竹教授希望大家能够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无限的思维为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服务。
先生立足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城乡一体、绿美广东为导向,从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两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从场地更新到场域焕新的探索,而是从规划、设计方面进行多元思考,实现乡村有序发展。在广东清远黄花镇探索“顶层引领、业态整合、点状精品、智慧串联、全域导流”的文旅运营模式,助推乡村活化与复兴。在花都马岭打造喜花里活力休闲港,由点到面进行全域统筹运营,激活唤醒乡村振兴。整体来看,构建乡村文旅体系化新模式应从全域统筹、全链运营、生态共创三方面进行考量。在城市更新领域,通过深圳上寮河上中下游碧道设计实践,以河道治愈为主、景观缝合为辅、文化复兴为愿景,构建疗愈城市中小河流伤痕的典范。在深圳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开展工程、装修、景观、文化艺术一体化设计,以“礁石、莲花、鱼篓”作为元素,展现人文形象和气息,助力大湾区未来动脉。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活力、焕活文化自信,以发展全面的视角关注人、境、城友好并存。总而言之,从乡村振兴到城市更新,怡境始终坚持“永续生态、理想生活”的设计初心,也将继续致力于为更美好的城乡新未来不断探索。
马向明先生梳理了广东生态保护与利用历程,并得出以下启示。其一,由于广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同一性的认识。其二,社会基于管理创造了法,但法要以人为中介才会出场。其三,保护与利用也在人的中介作用下得到再次统一。然而由于引入了“服务于人”的目的,也可能由于人的显性而使保护偏向于利用一侧。生态的保护和利用由于其宏大叙事的特征,更容易趋向于“人类”的思维,在人类的叙事结构下,时间是无限的,由此,容易走向在空间中显现自己,而生态的叙事则与时间的过程相关。作为存在着的人,也是对时间更为敏感。由此,生态的保护利用,目的在于人类的利益,但在行动上,应当是在个体的人的存在中得到统一。所以绿美广东,应该是空间与时间维度下的绿美。
马晓暐先生发表了在巨变的关头对景观行业的几点思考。一是外部环境的三个变化,包括国内经济形势巨变,景观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降低,在校生对景观专业兴趣的缺失,人工智能替代重复性劳动,出现生成景观平面的软件。二是景观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专业主干模糊,核心技术不清晰,景观涉猎庞杂,主战场不清晰,被建筑师抄了后路。三是对景观专业核心技术特征的看法,跨专业整合是首要途径JN江南体育,竖向设计是核心技术,以往规划设计流程存在线性、不可逆、分割的弊端,而场域设计新流程应是景观前置、总体考虑、竖向领衔JN江南体育,使景观通过竖向设计能力成为跨专业整合的领导者。四是巨变时期景观专业自己创造机遇,以往的开发模式存在人口不可持续、城市不可更新的弊端,那么未来开发模式的合理走向即是小地块开发。另外,应将山水城市作为公园城市的根基,以自然山水结构为骨架,将人的生活需求与自然山水融合,而小地块开发正是山水城市的基础。景观专业不只是为了景观专业本身,而是为了国家的国土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健康,应当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合理化的重要推手。五是景观专业的转变必须从教育入手,需要改变靠二维平面加口号加排版的套路,并将竖向设计作为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合理引入量化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化与因人施教。总之,应该以场地竖向设计为核心技术,以跨专业整合为抓手,提前介入土地开发建设环节以发挥关键作用。他呼吁可更新、可持续、山水立基、以人为本的新开发模式,回归主战场扮演总控和总协调人的角色,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振先生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行业的使命也发生了变化,奥雅不仅要营造出美好的环境,更要通过对一个品牌的商业经营为空间注入生命,通过更多的创造性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设计本身扩展到全产业链的能力需求,具备复合性、全球化、系统化、一体化的能力并拥抱数字化变革,不断延展生存空间,将创新、旧改、再生、艺术、美学是奥雅的基因所在。作为新文旅时代的品牌运营商,奥雅的创新实践将不断挖掘在地文化,利用科技赋能激活文旅核心内容,加强文化演绎、传承、活化、创新,促进空间营造、创意、艺术科技相融合,提升国际化审美能力,坚持品质与创意,强化系统化、主题化的品牌活化能力,打通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创造无限可能。在新文旅时代,从跨界到,创新创意始终是奥雅内核的原动力。
高静女士首先对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进行了解读,它应是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是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应是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是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其次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成都市交子金融大街以及个性化、特色化城市空间为例,从传承、融合、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公园城市理念下景观实践的思考。从宏观角度来看,传承是指风景营造思想传承,是对自然特征的延续和对在地文化的传承。从中观角度来看,融合是指多元化场景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与多专业协同。从微观来看,创新是指城市地标场景创新,通过创意点睛,利用设计创造价值。最后,高静女士认为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充分调动设计的力量,使美丽中国成为生态之美、生活之美、场景之美的总和,最终才能激发社会性创造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利征先生分享了基于ANT理论的景观思考路径,通过设计者倾听设计诉求明确目的,基于诉求的设计目的写入设计方案,改变城乡空间样态和功能,实现空间转译,为新的空间、新的生活、新的环境重塑生机。基于参与性、系统性、多元性的设计策略,重塑城乡居民生活美学,建构生命共同体,让人、能量、资源、空间循环起来。他认为,景观的本质是一种综合性运筹,设计仅仅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而在社区营造中,参与性的全新模式就是运筹性策略的具体体现。而设计师主导下的多方意见参与,一方面既降低了“自上而下”的独断风险,另一方面又规避了“自下而上”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让客户、专业者、使用者之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景观设计师在这种风格中已经褪去了自己“一家独大”的角色,而逐渐隐退为幕后的导演而非主角,这也是当今设计师一种职业角色的转变。
与年会同期举办的还有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荣誉证书颁发仪式和2022年优秀青年设计师荣誉证书颁发仪式,仪式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明波主持。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是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针对全国景观设计相关专业院校的学生作品而举办的竞赛和展览活动。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8届,每年会邀请行业一线设计师参与评审,评选出全国优秀的学生毕业作品,是全国范围内非常具有含金量的景观设计类学生奖项。
2022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优秀青年设计师评审是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评审活动旨在贯激励青年设计人员进步创新,激发广大青年设计人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加强政、产、学、研四大平台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年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支持,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景观中国融媒体中心、岭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崇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灏烁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水石景观环境设计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广州新华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协办。
感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