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体育有一位艺术家把万物都画成了地图也教会AI画地图地图,代表着方向,代表着旅行,代表着宝藏,代表着求知欲,代表着权力,代表着征服和殖民。拥有了地图,似乎就会拥有了这一切。
GPS导航系统开始普及,各种科技的产物让我们能加便捷得辨别方向,去到目的地,有更加高科技的方式来制作地图,绘制地图似乎落伍了,慢慢在被时代淘汰。
最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漫游于新疆,艺术家邱志杰做“长征计划”策展人的时候,就开始着迷于收集和绘制地图,放任自己的好奇心,进入一个又一个领域,直到今天他用三天时间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崭新的展厅墙上绘制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地图,几年以来的多件艺术作品都是以绘制地图的方式来呈现。他说:“画地图的妙处在于要组织出出人意料的关系,我画地图本身想要提供一种阅读的艺术。在我的这些作品,可能花十个小时都看不完,这些画里面信息的密度非常高。”
在还没下车时,就能透过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全新落成的大玻璃窗看到邱志杰的一大幅地图作品,果然在看到邱志杰得新展时,快要被庞大的知识信息吓哭了。初看之下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在这些地图作品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和符号,包含着无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仿佛一部大百科全书,感觉让人无处下手。
但硬着头皮一点点看下去,直到看完整场展览,虽然被庞大的信息量冲击得有些晕头转向,但却不得不佩服艺术家的体力和脑力。邱志杰将万事万物的关系都以地图的方式解刨了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奇妙与直白。
“Mappa Mundi”为拉丁文世界地图的意思,但展览主题并没有以中文直译,而是名为 “寰宇全图”。邱志杰谈到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世界地图使用的是墨卡托投影来绘制的,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说到世界地图一般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更多的表现得是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是意义上的地图。而世界则是更大意义上的范畴,由天地人鬼神组成的,包含着记忆、想象、奇幻。因此展览名为寰宇全图而不是世界地图。”
在邱志杰所绘制的地图中也确实包含着很多地图投影学之外的元素,如的地图jn江南官方体育app、文学的地图,也包括很多人类虚构地理的想象,如乌托邦、格列佛游记写到的国家、镜花缘里的国家,今天在科幻小说和游戏等世界,如说衣柜里纳尼亚的世界,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等等。展览的开篇,展出的巨幅作品是艺术家为新加坡双年展而作的《地图的地图》,这件作品集中呈现了艺术家对制图史的研究。
在其中有人类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为古巴比伦的一张城邦地图,中世纪欧洲人画得一种最简单的世界地图,也有以地理大发现、郑和下西洋等重要地理事件为标志的人类探险史,有中国、阿拉伯等不同国家制图方法的演化史,还有前哥伦布地图,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等等。这件作品涉及到想象的地理、制图的历史、不同图像的争议,地图科学、地图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等,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地图史存在着大量可以解构现代历史叙事的证据。作品也在向观众揭示着地图绘制与全球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如艺术家所言,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战争都是为为了争夺领土重新绘制版图而战,地图绘制者正掌握着将世界以其自身选定方式进行呈现的权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地图在不断大量生成,哈佛大学数字能源中心和浙江大学刚刚签署共同研究开发数字化的中国人文历史地图,还有各种犯罪地图、城市安全地图、食品安全地图等等。但现在很少会有人再去使用地图册,人们越来越依赖GPS。虽然科学家在海马体内发现了网格细胞和导航细胞,似乎随着今天人们过于依赖导航工具和软件,变得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觉jn江南官方体育app,并且懒得去记路,天生的导航能力在逐渐丧失。
在越来越碎片化的信息中,通过谷歌和百度这样的搜索工具随时随地获取碎片化的知识,而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只有被我们编织进大的有意义的框架里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很容易迷失在大量的垃圾信息中。这也是为什么我用作品来呼吁大家从简单的地图绘制,来获得一个简单而基本的全局观,进而能系统得梳理碎片化的信息,更好的组织自己生活方式。
桌面地图装置作品《世界尽头的思想》中,以28张桌面散布在空间中,像是漂浮在水面的岛屿。这些“群岛”拓片以诸多“主义”为线索,对人类思想史中不同流派与重要议题进行了非线性归类。“ism-”作为英语词汇中的后缀,通常用来形容某一思想流派,在中文中多译为“主义”。每张桌面是一个题目,艺术家企图统计人类的意识形态,去找出人类所有可以加上ism的词汇,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件事情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人类所有的词汇都可以加上ism,都可以加上主义,比如思想的岛屿上有福特主义、资本主义、列宁主义、主义,也有关于宗教思想的,殖义,帝国主义,性别,甚至任何物体也可以加上“主义”,如红茶主义、白酒主义,也有啤酒主义等等。
一种主义就是让一种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唯一不能加的就是“主义”本身,并没有“主义”“ismism”这个词。每张桌子有相对集中的议题,是对人类思想史中不同意识形态的非线性归类,行走其中的观者们仿佛在各思想流派中来回穿行。与纸上水墨系列创作方式不同,这一系列的“群岛”应用了拓片技艺,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传统手艺,常用来拓印石碑、器皿等硬表面上的书法刻字。邱志杰早年经历了长期的书法、篆刻训练,书写对于邱志杰来说不仅是创作形式,更是修身的方法,在反复的书法语言的磨练和更新中,完成了作为文人对传统的“接力“。
邱志杰将这件作品命名为《世界尽头的思想》,是因为“我觉得人到了编造主义的时候,世界就快到头了。现在所有这些主义都在反复被和重组,就像是《地图的地图》一角上出现的幽灵岛。幽灵岛,指的是在地图上找不到但千真万确有人去过的地方。对我来说这些意识形态的岛屿就像是幽灵岛,或者说是漂浮的岛屿,有些可以拼为一个。观众就像洋流一样,穿梭在岛屿之间,与这些意识形态相关或是不相关。”
三天的时间,在粉尘与噪音中,邱志杰专门为UCCA建筑改造后的新空间创作了一幅水墨壁画《艺术生态地图》。这件艺术家迄今创作的最大尺幅的特定场域地图将在展览结束后继续作为的一部分而存在,也将成为这座重要机构在当代艺术生态系统之中独特位置的见证。
在作品中,邱志杰则勾勒了逐渐萌芽发展的艺术行业生态体系。艺术教育系统、官方美术系统和私人机构集群等几大阵地分足鼎立,地理元素的命名与出乎意料的空间关系展现出艺术家独有的诗意和幽默感。在艺术生态地图的中间是一个圆形湖泊,暗含着曼陀罗解构,里面是艺术家,上边是年轻艺术家,下面是成功艺术家。年轻的艺术家大量的来自美术学院和艺术考前班;文联、美协、全国美展、国家政策、公共文化规划、人才计划等国家政策走向时刻影响着艺术圈;艺术市场由画廊、藏家、等拍卖行组成;还有双年展、美术馆、策展人、评论家、艺术媒体等等重要因素分布在地图中。
更有意思的是邱志杰还在生态地图上写了一些艺术圈的潜规则和轶事,颇具调侃意味。如成功艺术家收女明星为徒,每年上海双年展策展人都要在开幕式上痛哭流涕,在威尼斯双年展同一天有很多画廊敢一起办酒,其中“骂哭艺术家的策展人就是我”邱志杰爆料到。这张图值得年轻艺术家搬个小椅子坐在这里好好反省琢磨,想一想自己该这么走向成功的道路。“千万不要混不出来就考研,这非常没出息。”邱志杰幽默得加了一句。
地图的历史成为了地图,艺术圈的生态也能成为了地图,还有什么是不能画成地图的吗?在“世界地图计划”系列的代表作品《万物系列》中,邱志杰用实际行动表示没有什么是不能画成地图的。
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画了可以联结成全景24张作品,地图中有各种城市、各种指引和文本。文本实时唤起一种反思,一种阅读状态。邱志杰展现了博物学家式的志趣与视野,从身体、命运、动物、植物、疾病、医药、情感、记忆、故事、神话、工具、职业等主题出发,对横跨社会学、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诸多事物进行了发散性的文化梳理与研究。
24张地图可被视作强调其自为构建性的独立作品,却又相互呼应;其构图从左至右首尾相连,形成了一张将客观事实与个人经验相糅合的知识谱系图。建筑地图、故事地图、游戏地图、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地图、命运地图、情绪地图、记忆地图、病和药的地图、身体地图、自然科学地图、食物地图、植物地图、动物地图、神兽地图、神的地图、宗教地图、旅行者地图、的地图、科学地图等等,世间万物的关系在邱志杰笔下似乎全都能以地图的方式来呈现和剖析。
“会不会又死机了,它能不能优先听见我的声音?你要记得听见我的话哦。”邱志杰在展览现场对AI说道。最近邱志杰似乎不能再满足于只是自己画地图,他还教会了AI(人工智能)如何画地图。艺术家在与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何晓冬博士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装置中继续拓展了自身地图创作的边界。
这一软件装置中导入了邱志杰地图系列中的高频语汇与囊括数万个常用词的京东词库,在观众语音或打字输入任意有效词语后,软件都会自动联想生成一幅结合邱志杰地图中的山水和图像元素,具有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地图。地图演变为一个自动生长、具有无限可能的系统。
艺术家不仅教会了AI生成地图,还试图教会AI幽默感和思维方式。我们俩个的思维是最接近的,我训练它进行了一些特定的联想。比如从太阳想到黑洞想到白洞,还要想到“计白当黑洞”;从黑洞到脑洞,再从脑洞到提神醒脑洞。我帮助AI建立思维,和自己的逻辑系统。”
邱志杰觉得今天的时代非常像照相术刚刚出现的时候,一开始有些画家错误的干了一些照相机做的事,那些画家再照相机的逼迫下成为了梵高成为了毕加索。AI成为了今天的“照相机”,把艺术家推向悬崖,你要么摔死,要么生出翅膀飞向宇宙和未来jn江南官方体育app。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何晓冬博士也说道:“只有不停探索新的边界,才有可能走出丛林,让人类走向更大的空间。”(图文/孟媛)
“邱志杰:寰宇全图” 于 2019年1 月 17日至5 月 5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为UCCA建筑改造完成后的首展,也是邱志杰近十年的创作重心“地图系列”迄今为止最为全面与系统的梳理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