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体育应急宣传培训与媒体应对指南(9)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16 09:00:59    浏览:

[返回]

  JN江南体育应急宣传培训与媒体应对指南(9)组织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涉及舆情分析、材料准备、会务准备、发布主持、效果评估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都充满了挑战性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了解这些环节并掌握其中的一些关键程序和技巧,对于组织好新闻发布会将有很大帮助。

  舆情分析是组织一场政府新闻发布会最为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舆情分析的工作主要是专业人员平时对媒体相关报道的搜集,在发布会前将这些报道汇总、分析,找出的走向和媒体关注的要点,以供新闻发言人作相应的准备。

  舆情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剪报、互联网搜索以及专业分析文章等方法,总结出媒体和公众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要点。有些时候有关重大主题的发布也可通过提前对主要媒体记者进行访谈的办法进行调研。通常,舆情分析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新闻发布人,舆情分析报告一般以横向梳理和纵向梳理的方法写作。横向梳理是指将与发布主题有关的近期的新闻报道作一梳理,而纵向梳理是指将以前与拟发布主题相似主题的报道作一梳理。

  一般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都会对发布主题作快速研究,搜索自己的资料库或是参考以前相关主题的报道,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到自己的问题列表。舆情分析能够总结媒体关注的问题,准确的舆情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新闻发布人判断记者们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根据舆情分析报告策划一份问题单,也就是本次发布会可能会被记者问到的问题列表。问题单要尽可能地涵盖舆情分析报告中所体现的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要预测本次发布会中可能会出现的新的热点问题和特殊问题。问题单的策划者除了要深入了解所发布主题和相关的舆情分析,还要有相当扎实的媒体专业知识和经验;一定要了解媒体从业人员发问的习惯、问题设计的技巧和问题之间的关联。记者的问题设计通常会使用各种技巧来诱使新闻发布人透露更多的信息,如使用背景材料引出问题、使用不确切的数据来促使发布人发表他们想要的言论、用一个问题引出相互关联的一堆问题等。问题单策划者需要将这些技巧烂熟于心。

  在舆情分析和策划问题单等工作完成后,新闻办公室需要组织一场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协调会的参加者包括新闻办公室本次发布会的负责人员、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员以及正式出席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和主持人等。原则上,这场发布会的主持人必须参加。协调会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策划、准备和商定发布会的各种环节、细节以及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其次,业务部门的负责人需要作答说的话,新闻办公室的人员要对其进行有关注意事项的说明和发言“培训”。最后,要讨论舆情报告和已经拟定的问题单,核对“口径”。业务部门负责人如有疑问和想法,应当和新闻办公室人员作充分的沟通。

  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通常需要准备大量的书面和影像材料,这些材料分两部分:一类提供给现场记者,一类提供给新闻发言人。一般来说,提供给现场记者的材料主要有背景介绍材料、影像图片资料、事实资料页等;如考虑到外国记者的因素,还要准备英文稿。提供给新闻发言人的资料主要是为了方便发言人能够快速地查找到相关的信息,起到提示的作用,主要包括口径材料、现场“发布辞”、新闻发布要点提示等。

  在新闻发布会上,工作人员通常会提供一些文字或音像材料供记者自行取阅,这些就是上文提到的提供给现场记者的材料。散发的材料是对发布会主题的具体说明和补充。这些材料可以让记者更加确切地获知相关信息和细节,如一些数字、图表和统计数据,用书面材料的形式更直观和精确,为记者写稿提供了方便。提供必要的音像资料是为了便于广播电视记者作报道,提供图片资料是为了让报纸版面更丰富,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事实资料页。事实资料页通常是每场发布会必备的现场散发的材料,也就是所要发布的新闻主体的文字资料,提供给记者起到提示和备忘参考的作用。事实资料页的内容必须包含新闻主体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以及为何。除了五要素之外,多数情况还应包括一些事实的细节、具体的数字等。虽然事实资料页包含了所要发布新闻的各个要素,但它并非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布稿,也并非类似新闻通稿的成文稿件。事实资料页是一些事实的罗列,包括两部分,一是总的新闻事实;二是各种细节事实。两类事实都包含新闻五要素,以简洁语言构成,每项事实单独构成一个条目,条目之间有明显的分隔和标记,没有多余的评论和阐释。

  2.背景介绍材料。背景介绍材料是对发布会将要发布的新闻作一个背景介绍,用来交代主体新闻的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新闻的价值增值,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帮助记者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受众求知的心理需求。背景材料可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4类。从作用看,可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3类。背景材料的准备要从传播的需求出发:一是记者在报道新闻主体时还需要了解什么情况?二是哪些背景材料能让记者更快速深入地了解新闻主体?三是哪些背景材料可以更加突出新闻主体的意义?越是专业的发布主题越是需要详细的背景资料。好的背景资料能够激发记者提更多的问题,而对问题精彩的回答往往是记者最需要的新闻素材。

  3.音像图片资料。音像图片资料的运用并不是非常普遍,这是因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从准备到召开时间非常紧张,很难有时间去准备这些资料。当然,如果有条件应尽可能准备。音像图片资料作为新闻素材可以简化记者的工作,使得发布的新闻得以更好地传播。这些资料会使新闻发布更具现场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强调视觉冲击的“电视时代”会大大增强传播效果。

  作为政府新闻发布,一般不提倡给记者散发新闻通稿,除非发布的信息特别敏感。新闻通稿一般是一篇已经编写好的新闻稿件,它包含新闻的“五要素”并通常以媒体通行的“倒金字塔”结构写成。各个媒体一般总是会直接采用政府的新闻通稿以免除各种有可能的风险,以至于形成“千报一面”的尴尬局面。“千报一面”既影响了传播效果,又背离了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倾听、答疑解惑”的初衷。所以,在新闻发布会的实践中,通常不提供新闻通稿。

  1.“口径”材料。“口径”是在新闻发布工作中产生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对于某个重要问题的权威、准确的回答,是简洁准确的事实说明及态度表达。需要拟定“口径”的问题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往往也是比较难以回答的“棘手”问题。因为新闻发言人是代表政府发言,如果一言不慎,将会严重损害政府形象。提前拟定“口径”的好处在于在新闻发言人答问的时候,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对于某个主题的专场新闻发布会,通常准备的“口径”材料有两类:①通过舆情调研得到的有关本主题重要热点问题的权威回答。②从“口径”数据库中调出的相关主题的“口径”资料。可能问到的问题都应有备答参考“口径”。具体到一场新闻发布会,通常政府主管新闻工作的部门会通过对舆情的调研得到记者可能会问到的重要热点问题,而发言人代表官方给出权威准确的回答。这个回答应在事先拟定好并经过相关部门或领导的审阅同意。还有一类“口径”是在以前历次发布会经常会问到的重大问题及其权威的回答,通过工作人员搜集整理形成“口径”库,分门别类整理并有快速检索功能,以供相关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参考。

  2.现场“发布辞”。有经验的新闻发言人常常会自己拟定或参与拟定发布辞,这样会让自己更加熟悉发布内容,发布过程轻松自如,减少失误。现场“发布辞”的拟定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突出新闻性。要把新闻价值最大的部分在开场直截了当、充分地展示出来,不说套话,再辅之以一些技巧,会使整个发布稿牢牢抓住记者的注意力。例如使用“刚刚得到消息”、“今天被证实”这样的句式,用新闻的时效性吸引注意;使用“这是第一次向大家说明”、“我还要透露给各位一个消息”这样的句式,用新闻的独特性吸引注意。如想用新闻的接近性来吸引注意,可以使用“这项政策关系到每位市民”、“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这项措施”这样的句式。

  第二,要简短。现场“发布辞”不是开会作报告,只是向记者说明基本事实。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经验,新闻发布辞最好能在8分钟左右讲完,一般不超过15分钟。所以“发布辞”用语应该尽量简洁、直接。一些特别想展开说明的问题,可以在答问环节加以展开。

  第三,要适合口头表述。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拟定发布辞之后,由发言人念几遍。这样做一来可以发现发布辞中存在的问题;二来可以大致估算是否符合时间要求;三来也可以让自己更加熟悉稿件,在现场做到轻松自信自如,避免低头念稿的现象。

  3.新闻发布要点提示。新闻发布要点提示是指一些发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情况备忘,主要内容是在答问环节需要展开的问题列表及回答时所需的资料。有时要点提示还包括多个新闻发言人回答问题的范围分工,台上观察到特殊情况需处理时与现场工作人员的联络沟通方式。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的背后,总是有许多琐碎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工作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准备主要包括媒体的组织与发布会现场的安排布置,包括通知记者、会场布置、设备调试、会场工作人员的岗位安排等等。

  新闻发布会首先要做的是通知记者,通常新闻办公室会在政府网站提前发布新闻发布会的通知。但是,为了确保记者得到举行发布会的信息,新闻办公室会使用记者联络表,利用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发布通知。对于某些希望其参加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媒体,可以采用传真发正式采访通知并用电话确认。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该注意留心搜集记者的联络方式并及时更新。一般来说,记者非常愿意留下名片并希望保持联系。每个季度发送一封问候电子邮件确认对方的电子邮件地址仍在使用,如果没有回信则可以电话询问并更新。

  发布现场的记者区又划分为文字记者区、摄影记者区、网络记者区等。为摄影记者准备适合的机位,不能影响其他记者的视线。发言台如果有主持人和数名新闻发言人,主持人位于发言台右侧。如果只有1名发言人,则只需准备1个讲台,讲台前面应有主办方的标志。涉外新闻发布会要准备翻译,翻译一般在发言人身旁就座或在幕后就座,翻译事先应阅读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一般来说,除了临时发布会或突发事件现场发布会,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的会场是固定的,需要确认的内容有背景板、发布台、灯光、记者座位、签到处、资料发放台等是否符合要求,座签是否摆放恰当。很多细节都要提虑并照顾到,这对于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是非常重要的。

  确认音响系统工作正常,现场音响分布均匀舒适;发布台、译员席和提问话筒工作正常,移动话筒在各个位置使用均没有啸叫声。通常发布会现场应提供小型音响供文字或广播记者录音使用,会前要确保音响音量适中。在某些发布会上需要有投影设备或者放幻灯片,需要提前确认设备工作正常,确保灯光与投影设备配合,保证放映时亮度适中。如果需要录音、录像存留资料,要事先检查录音录像设备,确保使用时电量充足、工作正常。通常为了记者发稿便利或是进行网上直播,现场会提供有线或无线的网络支持,会前应检查,以确保网络畅通。要调试好灯光的亮度、空调冷热适度,确保发布厅通风良好,安全通道通畅。

  4.服务生。穿着服务员,主要负责答问环节递送话筒,兼带维持秩序,通常除非有特殊要求,不需要服务生去新闻发布台倒水和递送毛巾。

  5.台侧工作人员。落座于发布台侧方,随时观察新闻发言人和主持人,处理新闻发布会进行时的特殊情况,兼带维持前排摄影、摄像记者的秩序。

  6.翻译人员。某些重要新闻发布会需要提供翻译,通常会安排翻译坐在靠近发布台的侧方,以方便与新闻发言人交流。某些新闻发布厅设计有专门的同传室或翻译室以排除现场的干扰。

  7.速录人员。越来越多的新闻发布会采用了现场速录。因为速录人员的工作习惯不同,应提前联系速录人员,询问其适合的工作位置,并予以安排。

  8.机动工作人员。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处理突发情况。按照实际情况,这些岗位的人数可以酌情增减,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总体上要强调所有工作人员都代表政府形象,所以在着装上要正式而不随意,佩戴胸卡,以明确身份。在用词用语上要稳重、谦和、大方。

  9.安全保卫人员。根据情况安排一定数量的安保人员,特别是事发现场的新闻发布会,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会场。场内安保人员可着便装,如有必要,入场要设门禁,以保证发布会现场的绝对安全。

  发布会前,要通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提前1小时到场,再次检查设备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设备情况。记者陆续到场后,倡导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主动与记者交流,倾听记者感兴趣的问题并及时和现场负责人交流,由现场负责人反馈给新闻发言人。

  西方的新闻发布会一般不设主持人。在我国则经常多人参与新闻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需要主持人引介发言者并主导会议程序各环节的转换。只有新闻发言人出席的本部门常规新闻发布会一般不设主持人。当邀请本部门其他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说明情况的时候,新闻发言人可以兼主持人的角色。新闻发布会不设主持人的好处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对立感,培养新闻发言人的自信心。设置主持人的用意:主持人往往就是经验丰富的新闻发言人,非常熟悉新闻发布活动,能够有效把握住和调控好发布会的现场气氛和引导整个发布会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闻发言者的一种“保护”,缓和或摆脱现场可能出现的某种尴尬气氛;有效地平衡记者的提问机会。

  主持人点叫记者的目标不要固定,首先点叫哪家媒体的记者,反映出新闻发布会的倾向。要让报道立场客观、公正的媒体有较多的机会和时间提出问题,这就要求主持人应该了解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哪些记者平时的报道比较客观公正,有特点并有影响力,能更好地将此次发布会的信息传达给公众,把机会给这些记者。对那些客观、公正、有影响的媒体,点叫最多不能超过2次,可以允许他们多提几个问题。通常,主流媒体、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媒体被点叫的记者要多于小媒体或影响不大的媒体,这也是符合逻辑、符合常情的。主持人在答问环节中邀请记者提问,要兼顾到国内、国外媒体,同时兼顾到中央和地方媒体,也要兼顾到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对于不同倾向的记者也可以点叫;在记者男女性别上也要有所考虑,大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原则。

  主持人的服饰务必与新闻发布人的服饰有所区别,使人切实感到二者发挥不同的作用。主持人的言谈动作不要张扬,不需要做手势;态度和面容保持平和、稳重。开场白应该简明扼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不切实际的套话或空话;对新闻发布者介绍身份时务必客观,如新闻发布者职务较多,只需介绍与本次新闻发布会主题相关的职务即可。

  门禁或签到处工作人员做好到场媒体统计工作,在发布会前提供一份到场媒体统计表供新闻发言人参考。对于有些希望出席发布会的重点媒体记者,要在会前准备1份详细的列表,由签到处工作人员确认到场情况。如果有未到场的,应及时电话提醒。部分工作人员主动与记者接触交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视情况了解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并及时给新闻发言人反馈。

  4.请遵守会场秩序,除固定机位的摄影、摄像机,摄影、摄像的记者在拍照完毕后应尽快回到自己位置上,不要在过道上长时间停留。

  发布会中,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岗待命,随时处理突发意外情况。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在场内走动和进出的次数,发布台侧方的工作人员随时注意新闻发言人的动态,新闻发言人可以用眼神、手势暗示或用字条明示场上需要注意和处理的情况。其他现场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有打电话、随意走动、大声讲话等现象应上前小声礼貌提示。

  一般情况下,发布会会后总是会有一些记者“包围”新闻发言人,其中有些是没有提问机会的,有些是争抢独家报道的。通常新闻发言人会留出5-10分钟与这些记者作快速的交流,应有1-2名工作人员保护在两侧:一来避免记者争抢造成秩序混乱;二来在记者发问时快速地默记问题,以便会后整理供新闻发言人参考;三来在新闻发言人示意下保护发言人“突围”。

  应当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发布会场任何时候都代表政府形象,工作时间必须要严肃认真,但在和记者接触或者处理场内情况时要注意态度谦和礼貌,防止出现命令式的语气,以体现良好的工作素质。

  场内负责人和参与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分别写出发布会流程经验总结和岗位经验总结,报送新闻办公室相关领导。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开一次工作总结会,交流经验,以提高工作水平,并将经验汇总到工作备忘中,供以后工作参考。

  在发布会翌日,通过网络检索和查阅报纸的方式搜集新闻发布会相关报道,编辑成报道汇编存档。在搜集过程中发现报道中的问题(如报道量偏少、报道失实或偏差等情况),也要及时向新闻发言人反馈,以便快速作出回应。对于一场新闻发布会,媒体报道多,不一定是好事(如出现大量与新闻发布者期望差距较大的报道等);媒体报道少,就一定不是好事。新闻发布会的目的就是要告知公众,如果媒体反应冷淡就肯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及时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同时总结经验,以提高今后的工作水平。

  要对新闻发布会的效果进行评估。要安排专门的力量从新闻发布会的主题选择、时机安排、材料准备、发布人表现、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翻译质量、境内境外媒体报道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形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的评估报告,供发布会的组织方和发布方以及有关政府新闻发布机构内部研究和决策参考,以及时改进和不断提高新闻发布会质量,扩大发布会的传播效果,增强新闻发布会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影响力。新闻发布会的评估工作仅仅靠新闻办公室内部的总结是不够的,因为:①新闻办公室工作节奏快,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评估;②新闻办公室自己难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难以做到客观和全面;所以一般重要新闻发布会的评估可以由第三方研究机构承担。第三方研究机构有专业的研究力量,评估也更加专业、准确。

  新闻发布会各个环节中的策略和技巧有助于帮助新闻发言人做好充分的会前准备,以轻松自信的状态走向发布台。在发布过程中讲究真实性、简洁性、严密性、新闻性,在答问环节从容面对记者提问,避免和减少失误,则可获取场上的主动权,保证发布会的成功。

  准确定位,知己知彼。新闻发言人在发布前还需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功课,那就是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首先正确地认识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定位,以及与记者之间的关系定位。

  从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二元关系定位中,还可以思考出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不是什么”,这会从另一个角度给发言人一些非常有益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启示。

  国外一位著名新闻发言人曾说:“新闻发言人和记者是双方各尽其职的对手。新闻官可以成为记者的朋友,但是他必须记住,记者和新闻官永远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工作的。”这句话点明了两者因其职业定位所带来的特殊关系定位。发言人在上场前,如果能充分理解自身角色,也了解对象,就为良好的现场发挥做好了心理准备。

  1.提前到场,准备处理任何后勤方面的意外情况。提前到场不仅有时间调整心情,了解、适应现场,较好地进入工作状态,还有助于及时和妥善地处理一些意外情况。

  2.与到场记者寒暄几句,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基本态度。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发布,直接面对的受众就是媒体记者,发布会前已经通过舆情调研了解了与当前发布主题相关的报道情况,现在还可以利用会前的短暂时间走到记者中间简单地问候一下,为正式发布来一个轻松的“热身”,同时也会给现场记者初步留下一个好印象。

  3.再一次确认要发布的内容,重温其中的关键词和术语,确认对新的概念和数据已心中有数。每位新闻发言人在正式发言前,可再向自己提以下6个问题并努力找到恰当的答案。①我是否知道这场发布会的重要意义?②我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一般不超过3个)?③我的基本立场和答问口径是什么?④我要把握的关键词、数据和概念是否能熟练运用?⑤是否有足够的材料支撑我要发布的信息?⑥记者可能提出什么敏感性的问题?

  3.熟悉一下场上将用到的照片、图表、数据、录像等资料,想象一下应该怎样说明,使自己暂时从怯场的情绪中走出来。

  据有关研究报告,当人们出现紧张情绪时(如出汗、腿抖、声音发颤),实际上表现出来的不到10%,所以不必对此过于担心。

  1.真实原则。在新闻发布中,“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真实”就是指要讲实话。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代言人,是否对媒体如实以告,直接影响到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有时候出于对大局和长远利益的考虑,新闻发布时不可能对记者“倾囊而出”,要注意“底线为本”。要实话实说,但也不能实话全说。没有授权的可以不说,真话可以少说,但不能说假话,不可以遮掩和蒙骗。同一个新闻事实,发言人可以选择怎么讲、讲什么,但是所讲的每句话都应该真实。从整体上衡量也应基本符合事实原貌,否则将会带来不良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对于把握不准的事情,不要不懂装懂。记者可能在某些问题上比发言人更专业,一旦作出失实的回答,再多的解释也可能于事无补。对于已经出现的错误,不要隐瞒和撒谎,勇于承认错误并解释纠正错误的措施和进展情况,才可能得到媒体的认同和民众的体谅。

  2.准确原则。准确性的要求主要涉及态度和细节两个方面。从态度来讲,发言人的立场观点应该符合政府的统一口径,不应夹杂个人理解;可以适当地灵活表达,但千万不要偏离准绳。发表对一事的判断,用词要准确,并留有余地,谨防失当。细节方面则应字斟句酌,保证准确无误。任何数据JN江南体育、事例都应该详细查证,判定确切无误以后才能公布,因为发言人的每句话都可能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如果把握不足,可以向媒体作出解释,会后查实之后再及时回复。不要临时抱佛脚,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主观臆测。一旦说出错误信息,可信度就可能大大降低,甚至酿成大错,政府形象也会因此受到很大损害。媒体往往是错误的“放大器”,只有防患于未然,确保准确,才能得到媒体尊重。

  3.简洁原则。即直截了当,不绕圈子。据统计,美国白宫时间最长的新闻发布会为35分钟,回答了82个问题;最短的新闻发布会为12分钟,回答了20个问题。美国有一个“30个字、90秒、6年级水平”的传播原则,就是使用最简短的时间和简单的语言,让大家都能听得懂。单向的新闻发布(即新闻发布会开始时的发布辞部分)用时不宜过长,通常记者手头会有发言稿,发言人只要选择发布稿中最想强调的部分加以阐明,同时凸显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几点即可,切忌全文念稿。发布稿本身也应简洁明快朴实,不要苛求记者抓住发言稿里的全部内容,而应突出重点。忌用太多的修饰语、官话、套话,而缺乏基本事实。记者感兴趣的是“干货”,千万不要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埋没在无意义的空线.严密原则。所谓严密,是指发布新闻要注意逻辑严密,条分缕析。是否有清晰的表达层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不仅是一个新闻发言人专业水准的重要体现,更关系到所发布新闻能否有效地为记者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关系到能否有效主导发布会局面。新闻发布注重说明和唤起关注,要防止错漏和混乱。这既需要事前充分扎实的准备,更需要灵活机动的现场表现。无论一个发言人的态度多么真诚、用语多么准确、表述多么简洁,如果没有严密的逻辑将所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发言人预期的效果也将难以实现。

  1.提供数据,并作出阐释。最新、最权威的数据本身就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但切忌一味地罗列数据。运用换算、对比、比喻等方法赋予数据意义,才更能掌握主动权。

  2.运用时间词引起关注。如“一季度”、“同比”、“环比”、“最新”、“措施实行几个月来”等用语都会凝聚记者的注意力,再加上实在的信息,一定能取得不错的发布效果。

  3.抓准新闻由头,拓展开去。记者写新闻常需要一个由头,当发布一些时效性欠佳的内容时,有意识地抛给记者一个由头,能大大增加新闻上报的可能性。如电力部门常规发布会,发言人可以先说“目前夏季用电高峰已近,电力部门为保证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采取了以下措施”,这就把政府的常规工作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拉近了距离,自然打开了局面。

  4.融基本立场于富有个性的言语之中。记者常把新闻发言人个性化的动作、言语等表现作为新闻的切入点。例如,在十届全国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一语铿锵有力,成为了很多媒体报道的关键词,给公众以极大的信心。

  5.以情动人,服务大众。为受众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为公众谋福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新闻发言人恳切地呼吁媒体提醒广大公众注意某些情况,有助于树立亲民、爱民的政府形象,体现政府的服务意识,让公众产生亲切感。

  只要细心留意每次发布和后续报道的关系就会发现,在发布会上发言人反复强调的那些关键词,常常会成为媒体报道中的“直接引语”,或者直接被做成了相应的新闻标题或导语。新闻发布中,发言人要把握主动,确保媒体、受众关心的议程就是政府的核心议程。要把议程设置权和新闻选择权紧紧地握在手中,就必须针对发布主题挑选并提炼一个精练有力、富有特色的“新闻关键词”。这项工作可以在发布会前由新闻办公室群策群力,共同商议。所提出的关键词,既要符合当前热点又要体现政府工作的重点,用言简意赅的文字进行表述。

  新闻发布会通常是新闻发布在先,记者问答在后。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打破常规,无发布稿开局,也会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无发布稿的开局方式,适应于在突发事件、危机情况下运用。面对记者如饥似渴的新闻挖掘欲,面对广大受众的急切关注,这种方式能充分展现出政府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现出政府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虽然没有“先入为主”地在发布稿中说明立场,但却能在提问环节“以我为主”、“步步为营”,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种问题。

  答问阶段是新闻发布会最吸引人、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记者都会充分利用这个与新闻发言人互动交流的机会来提出各种问题。提问内容不仅延展性很大,角度差异也十分明显。新闻发言人除了在发布会之前做好充分的“口径”准备以外,还要学会运用一定的答问技巧。一个成功的发言人必须从无数个有意发难的记者口中成长。新闻发布会是个舞台,新闻发言人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记者提问的挑战。只有双方都有精彩的表演,这场演出才能成功。

  学会“进可攻,退可守”,牢牢掌握发布主动权。新闻发言人要成功地应答记者的提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记者“千人千面”,有“百事通型”、“旁敲侧击型”、“接二连三型”、“绵里藏针型”等等,每种类型都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但是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新闻发布会的答问环节不是简单地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政府机构“以我为主”的传播行为,所以一定要把握回答的主动权,不能被记者牵着走。总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7个方面:

  1.直接性。面对正面提出的事实性问题,一定要直奔主题,给出具体答复,越直接明了,获得的报道效果就越好,空话套话过多就会分散记者注意力。对于敏感性问题则应避免直接回答,可以正面阐述观点,对问题本身不作过多评论;或者转换话题,将问题引入自己预设的步调。

  2.具体性。在新闻发布中,发言人作为政府代言人一定要充分传达政府立场和态度。有一些固定口径、说法是必须的,但千万不能忽视了新闻传播的特征。此外,如果只有数据材料的堆砌和具体业务的描述,缺乏主动的阐释和对大方向的把握,也会使细节的深刻内涵得不到展现,难以充分实现发布的目的和初衷。因此,只有巧妙地将立场传达和事实阐释结合起来,将点与面、意义和事例融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布效果。

  3.态度鲜明程度。属于个人发布权限之外的问题应该诚恳地表示自己不便作出回应,并向记者建议可以征询相关负责部门的意见;而对于在自身归属范围内的提问,则应该明确地表达态度立场,刻意回避只会增加猜疑和误解。

  4.层次感。对于各种类型的提问都一定要讲究层次感,即逻辑分明、条理清晰。尤其是面对“接二连三型”或“新手上路型”的记者,发言人可以有意识地将他们的提问划分成几个层次,再一一作答。这样实际上是对提问作出有利自身的归纳,把握了场上主动,同时也便于记者抓住重点,选择性地作报道。

  5.情感沟通。真诚地运用向记者致谢、询问满意度、寻找共同点、表达关切等情感沟通手段,能有效地拉近与媒体的距离,化解矛盾。遇到原则问题时,严肃、坚定、义正词严的情感传递也会让记者充分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并给出负责任的报道。

  6.时长。一般来说,一场发布会应把握好一定的时间节奏,照顾到更多的媒体提问。以一场1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而论,8~10名提问记者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量,回答单个问题尽可能不要超过5分钟。当然,回答问题时间也不是越短越好,对于那些较为复杂,需要具体说明、层层剖析的问题不要过于担心时长,只要内容吸引人,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影响报道效果。而对于某些可以化繁为简的问题,则可以加快速度。

  7.“以我为主”。新闻发言人要始终记住,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我原本想说、要说什么。要通过话语转换转到真正想讲、要讲的内容上来,不能被记者牵着走。有些常用的转折词可供参考:“我想您的问题主要是”、“您问的其实就是”、“按照你的思路,我想到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您说得不无道理,但有一点您可能没注意到”、“我很高兴您问到这个问题,现实中可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见解,实际的情况是”。面对记者们的轮番上场,新闻发言人要能准确判断,恰当地运用传播技巧,不仅要大方得体地对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作出回应,还要“以我为主”,巧妙地把记者的注意力引到发布会要强调的核心议题上来。

  新闻发言人在答问期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即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作为政府的声音被公之于众。所以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走入误区。总体而言要防止11个“不”,即不说谎、不错位、不泄机密、不谈个人意见、不要简单地回答“无可奉告”、不与争论、不授人以柄、不中计、不生气、不拖沓、不漫谈。这里要说明的有以下6个方面:

  1.不谈己见。新闻发言人回答所有问题都要有确凿的事实依据,根据自己对政务的了解和对政府立场的把握,作出负责任的回答。不宜使用“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私下可以这样说”等违背职业操守的用语;也不能使用“不成熟的看法”、“也许事情是这样的”、“据我推测”等说法。记者口头上问的是“你个人怎么看”,一旦见报就会变成“某某部门官员表示”,一定要警惕记者以个人名义来套话。要牢记只要以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对记者说话,发言人代表的就不是个人而是整个政府。

  2.不与争论。在一些情况下,记者(尤其是境外记者)出于职业需要会对发言人不断追问、发难;还有一些记者由于本身素质有限可能会出言不逊、言辞激烈。如果此时新闻发言人被激怒,与记者发生争论,并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就会带来很多麻烦。这不仅使发言人成为新闻报道的众矢之的,更可能会因为答问的纰漏给政府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发言人一定要学会心平气和,处乱不惊,无论怎样的场面,都不能感情用事。只有不卑不亢、刚柔相济的表现才是化解困境的唯一方法。可以采取礼貌而坚定地表明态度,可以使用“你对这个问题可能不太了解”、“我能理解你的职业需要,但是事情是这样的”等说法,然后再一一说出自己的根据。如果记者仍然纠缠不休,就善意地劝他会后再继续讨论,以避免尴尬局面。

  3.警惕诱导。在事实不甚明了时,记者可能会自行作出某些假设性的陈述,然后请新闻发言人证实。如“据我所知,事情是这样的”、“有传闻称,你对这个情况了解吗”等等。这种问题具有很强的诱导性,千万不能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否则就是对记者作出的假设给出了明确肯定或否定。应该仔细听记者提问中的事实细节,回答时先把本部门掌握的实际情况简单扼要地作出说明,然后再澄清和解释记者陈述中的一些问题。另外,不要重复记者提出的问题,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4.节奏适当。如果回答某几个问题时间拖延过长,就会减少其他记者提问的机会,影响整场发布会的节奏和质量,所以回答问题应该力戒拖沓。新闻发言人针对提问,把基本态度、具体要点清晰明快地表达出来即可。要避免作报告、开大会的机关作风,事实清楚后无须再反复论证、老调重弹。希望某个事实被强调,靠的不是长时间和大篇幅,而是主题鲜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明。对于自身把握不大的问题,可以就自己有把握的方面重点阐述后就结束,可以承诺会后再提供相关资料。

  5.切忌漫谈。发布会上记者可能会超出主题提出一些问题,发言人对这些问题可以回答,但一定要收放自如,不要过多延展开去,偏离了发布会的主题;另外,发言人回答问题时不要节外生枝、自问自答,不自觉地从记者的提问延伸出去,漫谈其他问题,否则可能造成言多必失、喧宾夺主的后果。

  6.关于“无可奉告”。滥用“无可奉告”显然是与“增加透明度,加大信息量”原则相违背的,但也不是绝对不能用,主要是看什么场合、面对的是什么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无可奉告”(nocomment)是对问题“不予评论”、“没有什么要说的”之意。对于发言人来说,即使你说“我不想对此发表评论”、“没有什么要评论的”或“我对此没有什么要说的”;而对于外国记者来说,你就等于说了“无可奉告”。所以,没有必要对“无可奉告”谈虎色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里克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经常需要使用“无可奉告”之类的语言,因为许多外交方面的事务是不能公开讨论的,大多数记者对此能理解并给予尊重。尽管如此,还是应该尽量少说“无可奉告”。这是因为:①“无可奉告”这个词在中文上所表达的意思与英文翻译还不完全重合,在中文表达上显得更生硬、冷漠一些,有时还有一点“不屑一顾”的意思,显得有点不恭敬,尽量不用这个词。②从宣传的角度讲,应该多了解一些信息告知媒体,不要以“无可奉告”一推了事。③发言人如果对某个问题不了解、不知情,或一时回答不了时,可以直接说明而不能说“无可奉告”。④“无可奉告”有时又可理解为“我知道,但我不说”。据一项研究表明,65%的人在听到这一词时会理解为你实际上已经默认。在危机和突发事件期间,关于涉及危机或事件本身的问题,新闻发言人不能使用“无可奉告”这个词,它会给公众一种冷漠无情和不合作的印象,极易丧失公众的信任。

  顺利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有时对新闻发言人而言无异于经历了一场高压力、高难度的考试,记者的轮番“轰炸”可能令人身心俱疲。很多新闻发言人一结束发布会就如释重负、匆匆离场,没有意识到这可能给记者带来一种不良印象:新闻发言人在回避、躲闪某些问题。对于一些敏感性、焦点性的新闻主题尤其如此。这种印象可能使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的良好表现大打折扣,让之前的精心准备收效甚微。当宣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时,其实新闻发布会还并未真正结束,还不能马上松懈下来。因为不少记者正准备抢“独家专访”,现场的一些摄像机还未停止工作,新闻发布会的“闭幕式”这才刚刚拉开序幕。

  1.在发布现场接受后续采访。当宣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时,台下的记者们正手拿麦克风、照相机向新闻发言人簇拥而来,是因为:①提问时间的限制,一些记者可能未被点到或者还有更多问题想问;②记者想获得独家新闻,所以不愿意在发布会上公开向发言人提问,而想事后请教;③记者想拍一些发言人接受单独采访的或被簇拥的镜头回去刊载或播放;④发言人在某个问题上回答得不够深入、充分,记者需要更多信息;⑤由于某些话题本身的特性,记者觉得会后私下跟发言人谈更合适。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后应该有意识留在现场接受适度后续采访,与媒体记者进一步沟通。这段采访的时间不一定很长(3~5分钟),但可能会有效地帮助发言人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让发言人的发布意图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强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报道被歪曲的危险系数。在这段时间里,发言人应该注意的是:①始终和记者处在同一高度上,从心理上形成一种平等对话的感觉。②站立的位置应有适合作为拍摄的背景,光线、颜色、摆设等方面比较适宜,同时最好能选择突出发布会主题、标志和主办方的背景。这样能不动声色地掌控住摄像机镜头。③回答记者提问时要直视提问的记者。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尊重和关注,同时可以减少干扰,还需要确保说话时面对着正面的麦克风或摄像机。④要保持口径的一致性。虽然可以有一些具体阐述,但千万不要出现说话前后不一的情况。即刚才台上不方便说的话,这时候也不能说。⑤回答问题尽量简短精练,最好提供15~30秒的简短回答或可供引用的话。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回答在未被剪辑或编辑的情况下被引用或播出的机会,也能够在相同时间内回应更多记者的采访。⑥对于当时不能或不便回答的问题,给记者一个时间期限的承诺,保证会在一定时间内给他回复。

  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后续采访时,一定要在服务记者的同时掌握控制时间和节奏的主动权,做到收放自如。发布会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必要时也要做好帮助新闻发言人“突围”的准备。

  2.现场之外的后续工作。在新闻发布会后认真负责地为记者的报道提供各种服务,在客观上也能成为新闻发言人实现引导、议程设置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些后续工作主要包括:①对记者承诺的回复要尽可能履行,千万不要失信于人;②向接受邀请而未能到会的记者提供相应的新闻资料;③把新闻发布会的图文资料等放到相应网页;④及时回复记者在编发相关报道时提出的问题。

  当新闻发言人到达新闻发布场所直至离开,还有9个细节千万不要大意:①到达现场下车时;②进入休息室时;③在休息室中;④从休息室上发布台;⑤发布和答问;⑥发布会宣布结束后被簇拥时;⑦从主席台退回休息室;⑧在休息室中休息时;⑨从休息室进入车中。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有记者在身边,都有可能被记者录音录像。

  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形象代表,作为一名高曝光率的公众人物,当人们谈到某个政府机构时新闻发言人常常涌现在他们脑中。一位有素质、有气质、形象佳的新闻发言人表现出政府机构的开明、高效和亲民,对引导社会有着积极意义。要塑造新闻发言人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传播氛围,首先应从新闻发言人的服饰装扮入手。男性新闻发言人应穿纯色的深色西装,搭配干净的浅色衬衫,以及醒目而又庄重的领带;擦亮的深色皮鞋和深色袜子也是常用的选择。总之,发言人的整体服饰应该是经典而有品位的。女性新闻发言人应穿适合的职业套装,庄重大方。颜色不可过于鲜艳、花哨,也要避免古怪、前卫的样式。不要穿短裙或者和背景板色系相近的衣服,避免佩戴闪光炫目的珠宝饰物;因为过度雕琢的外表会使听众忽略发布的实际内容。发布会现场的灯光可能会使新闻发言人在电视镜头中显得苍白、没有精神,所以最好根据个人情况做些上镜妆,烘托出发言人精神饱满、自信轻松的状态。

  人在言行、交际中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眼神来强调和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谓之肢体语言。有资料证明,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肢体语言来传达。可见,肢体语言在交流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新闻发言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塑造着自己的整体形象,并对发布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电视画面中,新闻发言人的肢体语言可谓是“纤毫毕现”,一定要特别注意。

  1.表情。除了通报灾难性事件、澄清谣言、驳斥恶意诋毁或宣布郑重决定等时候,发言人应该神色庄重,表现出坚持原则、柔中有刚的性格以外,一般情况下发言人要面带微笑,展示给受众一个亲切和蔼、易于沟通的面容。面对记者的非难、诘问耐心解答,保持微笑,这就充分展示了发言人的从容大度。

  2.眼神。眼神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能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细微、精妙的变化。在新闻发布过程中,新闻发言人的目光应照顾到场内各个方位的记者,目光可适当停留以便与正在注视自己的记者有短暂的眼神交流,同时可以综合台下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发言。当然,还应与电视镜头有一定的目光交流,以保证电视播放的效果。在提问和接受采访过程中,应直视记者,这会让记者觉得被理解、重视和关注,也体现出答问的信心。旁顾四周、躲闪游离的眼神,思考问题时眼睛向上翻动或斜视等,都会使受众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3.手势和体态等。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发言人,手势不要过多过杂,要有感而发,配合语言,“该出手时就出手”。做每个动作之前都应设想它可能给对方带来的感觉,如点记者提问时就不宜用一个手指点对方,而应掌心向上摊开,手臂前伸,做“请”的手势。新闻发言人坐在台前一定要挺拔舒展,适当前倾,体现出倾听的姿态,千万不要后仰或把双手交叉在胸前。这样会显得傲慢和漫不经心。入座时动作宜轻宜稳,坐定后不要低头和经常移动身体。身体重心垂直朝下,腰部挺立,双目平视。站立时也应该挺直、坦然,体现出大方得体,乐于与环境互动的姿态。

  这里所说的环境语言主要包括发布厅的布置和发布中辅助工具运用2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新闻发言人可以使用的工具:①电脑幻灯片(PPT);②图片展板;③模型展示;④视频放映。

  政府新闻发布会是一个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可能设置得像一个热闹的聚会。但依据特定条件选择一些辅助工具,可能会给新闻发布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大,对新闻发布人的要求高。新闻发布的成功与否,对整个突发事件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如果处置不当、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和充分而导致社会流言四起,这样突发公共事件就会演变成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一场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后续控制危机的工作不但将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对“修补”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危机会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政府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应对机制(应急预案),其中包括处置原则、日常准备、操作程序和一些特殊要求。

  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和媒体公布有关事件的基本事实,先入为主,主导。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公众由于对真实情况不了解而产生的种种不必要的猜测,避免引起媒体炒作和社会的过度恐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

  求真务实是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讲了假话,无论任何借口都会激怒媒体和公众,导致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诚信受到质疑,造成对政府形象的严重损害,同时也非常不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

  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中总是将公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对事件中波及的人要有充分的人文关怀,向公众说明政府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利益不受伤害。

  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调查的深入JN江南体育,事实的“碎片”不断地让整个事件清晰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要有信息发布,报告事件的最新发展状态和调查得到的最新事实。在事件初期情况还不完全了解,事实还未全部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现有已掌握的情况发布出去并说明政府相关部门正在作出的努力。当事实的“碎片”不断补充进来后,不断地将事实信息发布出去,让媒体和公众持续地看到政府部门负责任的努力。

  整个事件处理过程由被授权部门或发言人统一的出口发布消息,保证消息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通常,突发公共事件由涉及到的政府多个部门联合处理,如果各个部门多个说法甚至同一部门各个层次不同官员多个说法,就会造成消息混乱,导致沟通的危机。

  保持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并将公众的恐慌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过度恐慌会造成社会和不稳定,但危机事件面前让公众完全放弃警惕心理也可能导致新的一轮危机。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中,要避免造成公众的过度恐慌,但是也不能让公众放松抵御危机的警惕,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一种适度的恐慌,这样有助于危机在公众的配合下顺利解决。

  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新闻发布工作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平时应对突发危机的准备。有了平时的准备,在真正面对危机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如果没有平时扎实细致的准备工作,在危机发生时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难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作为政府部门的新闻官,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与媒体保持可信赖的良好关系,就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让媒体少一些怀疑,多一份合作精神。对传媒运作方式的理解能让新闻官知道记者们到底想得到什么信息、会对信息作怎样的处理,通常会用怎样的方式追踪突发新闻事件。按照新闻学经典的5个W和1个H的方式,即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和如何(how),合格的新闻官会去搜集危机事件信息并准确地提供这些信息,而不是把精力分散到其他细枝末节上;会根据各家媒体的截稿时间确定一个适合的新闻发布时间,而不会确定一个让众多记者牢骚满腹的发布时间;会理解记者们对直接引语的渴求并设计一条对自己有利的直接引语唤起公众的理解,而不是使用枯燥呆板的工作语言。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预案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案阐明在危机事件出现之后各个部门的责任,相关的资源,应对媒体和公众的原则与技巧。这个预案应该预计到各种可能性,并清晰地阐明应变的措施和方法。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预案制定后,还要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各种情况及时修订完善,使之能在各种不同的危机事件中实用、有效。同时,工作预案制定后平时要进行适当演练,用时才能井然有序JN江南体育,得心应手。

  媒体沟通目标是指新闻发布方代表事件处理的主体想要告诉公众和媒体什么样的信息,希望公众和媒体作出何种反应。例如,当某处发生了严重的传染性疫病时,首先确定的媒体沟通目标是呼吁公众保持适度的警惕,以免疫病大面积传播,并确保公众知道相关部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防治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媒体沟通目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调整。当传染性疫病得到初步控制后,应当将媒体沟通目标转为消除公众的过度恐慌心理,引导公众积极有效地预防。在整个局面完全控制之后,媒体沟通目标可调整为修补突发事件给政府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沟通目标的调整应该因时而变,如果一成不变或者次序颠倒,就会造成极大的负面效果。

  在确定媒体沟通目标之后,随即就要考虑对外发布的形式和口径。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都会选择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有些情况下会选择集体采访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指定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要对媒体宣布此新闻发言人是授权的信息发布人,这样可避免记者在采访中出现口径混乱、事实不一致、态度不统一等问题,使媒体和公众无所适从,进而质疑政府发布信息的真实性,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一般在现场会有大批记者聚集采访。要立即成立一个临时的新闻中心,以方便记者发稿。新闻中心应该能够提供或租借给记者一些必要的设备如电话、传真、互联网、发电设备甚至小型卫星传输设备等。临时新闻中心的设立给记者管理带来了方便。一般情况下,一些临时消息的发布就在新闻中心进行,还有一些采访通知和发布会通知也会首先在新闻中心发放,所以新闻中心就自然地成为记者集中的地方。新闻中心的管理者可以提前通过接触记者搜集有关信息并反馈给新闻发言人,通过滚动发布新闻的形式,对记者形成“软”性管理。

  滚动发布新闻是在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中最经常使用的方式。在突发事件的初期,由于情况还不明朗,相关事实信息了解还不够,所以只能发布不完整信息。而在情况渐渐明朗之后,就要不断地更新补充新的信息或是纠正之前不准确的说法,引导公众不断地接近事实的,看到政府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从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之后,就要有专人不断地跟踪媒体对此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有专职人员做好报纸剪报、电视录像和网络报道的汇总。通过研究这些报道,负责新闻发布的部门主要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

  2.每天写出舆情分析简报供事件处理的决策层和新闻发言人调整发布策略,如果有特殊情况应随时报告。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方式在某些方面不同于常规的新闻发布,有许多非常态的特征。公众和媒体会通过各种渠道来搜寻相关信息,流言和谣言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态传播,所以公共不太容易形成一致。针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这些特征,负责新闻发布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有相对应的特殊方法。

  现场发布新闻信息的方式更令人信服。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记者往往都在现场周边采访。现场召开发布会召集记者方便,记者也乐于参加;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有现场感,令人信服;现场发布还有个优势就是组织迅速,能够满足“第一时间”发布的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期待的是真实的情况和对问题积极有效的解决,而不是隐瞒和拖延。政府部门首先是要通过媒体向公众通报真实情况,同时把政府积极合理的解决情况告之于公众,塑造一个负责任政府的形象。因此,突发事件处理得好,就是政府能力的显示。一定要抛弃“捂盖子”,或是“处理妥当再通报”的传统思维,及时发布信息,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展示政府的正面形象。

  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媒体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消息。如果没有正常的采访渠道,或者信息来源有限,某些媒体就会将非常规渠道得来的不准确消息披露给公众,有可能造成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所以,在突发事件处理期间,与滚动的新闻发布活动相配合,新闻发布方还应主动提供一些深入采访机会。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媒体注意力,引导走向。

  1.之前要考虑场地的要求。如果场地不够,可以先邀请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媒体,但条件是让其他媒体可以共享采访内容。

  2.不要制造假的现场(或采访对象),不要授意采访对象讲其本人不想说的线.有专人负责媒体联络,尽可能满足记者的采访要求。第四篇应急宣传培训与媒体应对实务

搜索